当前位置:曲阳一中>> 新闻通知>> 信息资讯>>正文

家风传承丨河北曲阳:家风纯正 雨润万物

2023年11月01日 08:51
来源:曲阳一中

图片
孟山山培养女儿认识食物,从小珍惜粮食。孟山山 
图片
孟山山培养女儿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孟山山 
图片
培养孩子从小孝敬老人,给奶奶洗脚。孟山山 
图片
从小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孟山山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在《习近平著作选读》一书中,有一章节着重描述注重家风,我读到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新变化下的家风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因此我们要重视家风传承,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起点,成为国家强大启航的出发点。
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于我们而言,勤俭节约不仅仅是党的传家宝,更是家庭的传家宝。在我家中虽然没有成文的家训,但每个人都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格,化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督促我前行。
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从小父母便经常给我讲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196112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那时的我还似懂非懂其中的意思,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学到了唐代诗人李坤在《悯农》里面的一句古诗。它告诉我们,我们每一天吃的饭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一粒粒种出来的,包含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当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当我们仅仅只是因为饭菜不合自己胃口就想要把它们倒掉的时候,我们不妨想一想农民伯伯在炎炎的夏日里,扛着锄头,在满是泥泞和污渍的田地里,挥汗如雨一般地耕作着的场景。他们被烈日晒得黝黑皮肤,脊背被几十斤重的粮袋压得佝偻。难道这些还不够我们去珍惜粮食,还不够我们去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吗?
因此我在家里教育孩子都是提倡节约食物,从小培养孩子珍惜粮食,不偏食,不剩饭,珍惜每一粒米粒做起。
妻不衣帛,马不食粟
家是人生最初的学校,一个人一生的品性,都孕育在原生家庭中。好的家风,更得益于传承,它需要几代人的精心遵守、熔炼才能养成。
我的家风没有刻在墙上也没写在纸上,但体现在了长辈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中。纵观古今历史,有不少名人受家庭潜移默化影响,进而立大功,为国为民谋利。品读《朱子家训》,我看到了宋朝大思想家朱熹主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家风。随着我生儿育女,我和丈夫也把这种理念一点一点灌输到孩子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持家的方式,更形成一种生活的理念。
俭朴为荣,代代相传
如今,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愿把这种勤奋节俭的品格融入工作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活行为。
为人师长,勤俭节约的行为必须从自我做起,就是学子眼中的光芒;老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是学子心中幸福的模样,我想这种传承,也是当下家风的另外一种新时代的传承。
良好的家风是家庭的立身之本和行为准则,它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对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今后我会将这种家风家训传承于我的子女,优秀的勤俭家风,得益于老一辈的传承,以及我们这一辈对下一代的言传身教。
来源:曲阳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单位: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田博 李昂 王雅婷

频道栏目

信息资讯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