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曲阳一中>> 教师园地>> 名师风采>>正文

尊重学生,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

2009年10月12日 20:50
来源:center

 

尊重学生,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

 

安娜

 

陶行知说过:“象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前石。点滴的创造故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我说:是一块顽石也会被焐热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种健康向上的奋争精神。作为班主任,除了用集体的力量感召每个学生,还需给全班每个学生上紧发条,尤其是后进生,能够紧紧的随着班集体的齿轮转动。而做到这一切,爱是前提。据说,从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得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具有主体人格的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的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因此,在学生成长历程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                                                       

我知道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泰迪是一个聪明可爱很有前途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残酷的死神夺走了他的妈妈。泰迪因此变了:接受能力慢,反应迟钝。浑身脏兮兮的,乱发下是挑衅的目光。没有人愿理他。但一件小事却使他发生了变化。那是圣诞节,按习惯每个孩子都送给老师一件礼物。泰迪的礼物是旧报纸包着的一只旧的假宝石手镯,还有一瓶快用完的香水。(这是他妈妈的遗物)让他想不到的是老师高兴的戴上了手镯,把香水高兴的喷向空中……泰迪因此又一次完全变了。桀骜不驯的眼眸里充满了感激的泪水。因为老师真诚的向周围同学喷洒那香水时,已经播下了爱与尊重的种子。爱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作为班主任,要真心去爱去尊重每一个学生。爱能消除隔阂。尊重、理解能迸出火花。尊重学生首先要对学生有爱心爱心,是燃烧的火,会让绝望的心灵重新点燃。作为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热爱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应事事注意,时时留心,缌观察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学习中失去信心时,教师应给予慈母般的温暖和帮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体验到你的爱心,他们就会直视困难,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扬起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要宽容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权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当遇到学生顶牛越轨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三思而后行,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也许学生的顶牛越轨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萌发,作为教师要小心呵护,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尊重学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比如有些教师在上课前,先用幽默的语言与学生沟通。记得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上公开课前,先让学生猜猜老师姓什么?在学生七嘴八舌中,老师即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于”字,然后问学生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老师的姓呢?学生一下子嚷开了,有的说:“二横加钩‘于’”,有的说:“于是的‘于’”,有的说:“干钩‘于’”。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这样做便教利学,会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些教师还十分注重开课和结束时的师生问候。如:“初次见面,请同学们多多关照。”学生们也会有礼貌地对答:“初次见面,请老师多多关照。”又如上课结束时,有的老师说:“请同学们好好休息”,学生随即说:“请老师好好休息。”这是多么融洽的师生关系啊! 无论是听课者,还是授课者都感到十分亲切、自然。又如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观摩会上,香港代表黄锦燕老师所上的《漫谈沟通》一课,不管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策略,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内地语文教学改革吹来了一袭清风。她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合作学习,每个教学环节不忘尊重学生,不忘面向全体。每个学生发言后,老师总要道一声“谢谢”,而且是那么地自然,那么地真诚,仿佛是从心底发出的声音。上完课后,一般老师总是习惯地说:“谢谢同学们!”学生随即回答:“谢谢老师!谢谢客人老师!”可老师与众不同地说:“请在座的老师把掌声送给上课的小朋友!”多好的良师益友啊!而且从黄老师朴素的穿着打扮,也能看得出她始终把学生放在主要地位,绝不“暄宾夺主”。可我们所见到的老师上公开课,一般都会买一套比较高档的服装来展示自己,表现自己。这就是观念的不同,是教师对自己所处的位置认识的不同。
  
老师站在学生的前面是位“循循善诱的指导者”,站在学生的后面是位“和蔼可亲的组织者”,站在学生的旁边是位“全神贯注的欣赏者”,站在学生的中间就是位 “亲密无间的学习伙伴”。教者之所以能这么做,主要是她没有让自己居高临下地看学生,而是蹲下来在看学生。只有蹲下来看学生,才能走近学生,才能尊重学生的地位,才能发现学生长大了,才能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从而为学生创建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些老师尽量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扩展的空间,不像以前有些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了许多问题在课上一个接一个地向学生发问,变“满堂讲”为“满堂问”。这样的课不仅上得琐碎,失去了思考价值,而且使得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了,结果导致教师问得辛苦,学生学得厌倦,效果很不理想。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教者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领悟,不断探究,不断创造,学生才会不断提高和发展。尤其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到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受新知识。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显得丰满,充满活力。

2、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绝大多数同学对老师的情是真诚的,比如见到老师问声好,每逢节日给老师送上一张贺年卡,老师对这些应该十分尊重。如若把学生高高兴兴的一声“老师好”当作耳边风,他们会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内心不愉快,由此而来师生感情疏远,对教学产生影响。总之,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关心他们,时刻想着他们,同情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和学习进步,关心他们各方面发展和做人的好坏。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与他们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天职。

3、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能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老师的意愿行事。例如:开展班队活动,我们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按学生意愿来组织安排活动。这样做,学生才会感兴趣,活动才会有意义。
正所谓“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也可分层次进行,不同层面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背诵名篇佳作,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完全可以全文背诵,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放低些要求,挑选自已喜欢的段落背诵。又如布置作业,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或自选作业。让优等的学生有发挥的余地,让后进学生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这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从不同层面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标”的理念重在学习的过程,不在乎学习结果。学生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就是成功了。

4、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

孩子的自尊心需要保护,我们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自尊心是指自我尊重并期望得到他人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基础是承认和肯定自己的尊严,从而不做有损于自己尊严的事,并且不容许他人的侮辱和歧视。自尊心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有助于克服自身弱点,促使自己去维护尊严。反之,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如果长期受到挫折,他就会失去自信,坠入自卑的深渊,失去积极向上的精神。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工作中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孩子们的自尊心得到健康发展
1)、 严格、宽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2)、 运用激励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尊心。
3)、 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切实注重学生的自尊心是我们一切教育手段的前提,要把它贯穿到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只有具备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良好品德,才能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成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5
、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学生的尊重, 还表现在肯定、赏识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我曾听一位名教师上课,在课上他请一位学生读书,这位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差,一段文字读得咯咯噔噔显得非常吃力。他非常耐心地听学生读完后,不但没有指责学生,反而用温和的语气说:“这位同学读得很认真,很辛苦,他能坚持把文章读完,大家给点掌声鼓励一下。”这评价既不伤害学生,又给了学生自信,多可贵啊!换了其他教师可能会很不满意地指责学生:“回家为什么不好好读书?读得这么差劲,下次要好好努力啊!”
现在学习“新课标”以后,老师们都转变了教学观念,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特别是课堂评价语更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如“你真会读书!”“你的感悟能力真强!”“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 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在意,它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长期如此,学生必将终身受益。
   
每个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蕴藏着闪光点,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平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叹息。不要遇到问题总是怪罪于学生,怪学生懒惰,怪学生脑子笨,怪学生缺乏家庭教育……教者应多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学生人人有才,但人无全才,不必要求太高,应扬长避短,多加培养,使他们人人成才。
我们知道,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是每一个老师恪守的师德信条之一。对学生讽刺、挖苦、辱骂、体罚意味着对学生教育过程的结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人的自尊心。”现代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尊心是具有强烈性,而且是敏感的、脆弱的。这就要求老师们在与学生交往中,注意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要求上进的自尊心。

我们知道,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是每一个老师恪守的师德信条之一。对学生讽刺、挖苦、辱骂、体罚意味着对学生教育过程的结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人的自尊心。”现代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尊心是具有强烈性,而且是敏感的、脆弱的。这就要求老师们在与学生交往中,注意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要求上进的自尊心。
   
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事事、处处要尊重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站在学生中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为学生竖起了通往成功的阶梯。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相关新闻:

频道栏目

名师风采

课件教案

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