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曲阳一中>> 党团工会>> 党员活动>>正文

文言文的解题方法

2012年10月21日 10:40
来源:本站原创

 

文言的形成

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掺入些许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学习应使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文言文试题应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文言文的地位 

文言文试题以其较高的分值在高考中占居重要地位,又由于其试题平稳,得分相对较易,因而不可忽视。可以说,一个考生语文试卷的总分能否进入高分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I卷,而文言文又是第I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文言文失分大多,进入高分段则很难。

文言文阅读试题涉及了高中文言文的大多数知识点,综观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以及各单独命题的省市卷,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题型大同小异,无怪乎就是实词解释、虚词辨析、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的理解以及文章文意的理解与赏析之类,再就是2002年新增加的句子翻译题,所以掌握答题技巧,迅速排除迷惑项,是做好文言文客观题的关键。

解析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占如此重要地位,应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才能增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得分率呢?

做文言文阅读题,首先应对文言文用心精读一遍,文段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也要加以关注。文段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有些生疏,可以暂不去管它。我们在大脑中应快速存贮以下信息:文章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人品性格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可以在试卷上圈点勾画),但我们如果做完其他题再考虑“信息筛选题”与“分析概括题”,又必须重读选文,费时费力。同时,“分析概括题”不管是“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错误的只在一小点,换句话说,选择项中绝大部分分析概括的内容都是正确的,这就大大有助于我们理解阅读文段,有助于我们理解解答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信息筛选题时所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境。因此,精读原文之后,接着我们就应该趁热打铁,从后往前做题,这就是所谓的“自下而上”原则。如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C项中“樵”应为名词,指柴草,充当“取”的宾语,而答案却是“打柴”,成了动词,与“取樵”中“取”重复,故错。

 

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如2002年春季全国高考试题: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

       怀王以不知忠臣,故内惑于郑袖      

B.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以恪为左辅……是为四友

       是说也,人常疑之

D.使求过丸

       行过夷门,见侯生

A组中的第二句出自《屈原列传》,意思为“因为”连词,套到第一句中解释为“于是诸葛恪等人因为(有才能)而被选入”,讲得通,故两个“以”用法和意义相同。B组中的第二句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见”是副词,表被动,解释为“被”,而第一句的“乃见释”解释为“于是放走了他”而“见”在这里相当于代词,指代第三人称“他”,因而两个“见”意思和用法都不相同。C项比较简单,第二句出自《石钟山记》意思为指示代词“这”,代入第一句讲得通,因此两个“是”意义和用法也相同。D项的第二句出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过”是“经过”的意思,将这个意思代入第一句“派人寻找经过的弹丸”似乎也讲得通,但笔者认为此句中的“过”解释为“射过”更好些。通过这样的代入法的运用,我们就可以准确无误地判断此题的正确选项为B

 

 

 

相关新闻:

频道栏目

党员活动

共青团活动

综合活动